电话:86-0510-82732223
邮箱:info@dldevelop.com.cn

企业新闻

如何确定 ELISA 实验中的稀释比 / 稀释因子

稀释比(Dilution Ratio)与稀释因子(Dilution Factor)是描述液体物质与其他溶剂混合后浓度变化的两个相关概念(但略有区别),常用于简单稀释操作--即将单位体积的目标液体与适当体积的溶剂混合,以达到所需浓度。稀释后的物质必须充分混匀,以实现真实的浓度稀释[1]
例如,1:4 的稀释比例表示 1 份溶质 + 4 份溶剂 = 5 份总体积,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即为最终总体积。

一、样本稀释的常规流程

1.1 实验前准备
在确定最终稀释比例前,需通过预实验评估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的预期浓度范围,具体包括:
 
· 文献调研:查阅已发表的研究文献或试剂盒说明书,了解类似样本类型(如血清、细胞培养上清液)中目标分析物的典型浓度。
· 预实验:对未稀释样本及一系列稀释度(如 1:2、1:10、1:100)进行检测,以确定ELISA 试剂盒的线性检测范围[2]
1.2 标准曲线分析
ELISA 试剂盒通常提供由已知浓度目标分析物生成的标准曲线,其线性区间(通常为最大结合力的 20%~80%)定义了最佳检测范围。
 
· 目标:确保样本浓度落入该线性区间。
· 方法
· 使用4PL或类似模型绘制标准曲线。
· 计算定量下限(LLOQ)和定量上限(ULOQ)。
· 对超过 ULOQ 的样本进行稀释,使其浓度落入线性范围[3]
(可联系:yuki@dldevelop.com.cn获得DLdevelop详细的ELISA数据分析指南)
 
1.3 制备系列稀释液
 
系列稀释是指使用相同稀释因子制备的一系列稀释液,常用于制备定量检测的标准浓度。通过相同稀释因子进行系列稀释,可使溶质浓度呈对数递减。这些标准浓度用于创建校准曲线,目标浓度或量可由此曲线计算得出。

计算稀释比例

在 ELISA 检测中,假设标准曲线的最高有效浓度为 Cmax(如 200 pg/mL)。若某样本经 D 倍稀释后的检测值为 Csample_diluted,则样本实际浓度计算如下:
Csample_actual = Csample_diluted × D
为确保 Csample_diluted ≤ Cmax,稀释因子需满足:
D ≥ Csample_actual / Cmax (估算)
(若样本实际浓度未知,需通过预实验确定。)
示例
若标准曲线的最高浓度为 200 pg/mL,某样本的估算浓度为 5000 pg/mL:
· 为留安全余量,常选择 50 倍稀释(确保 OD 值严格处于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)。

 通过重复实验和对照验证
重复实验:对每个稀释度进行三次重复检测,计算变异系数(CV)。(CV < 15%~20% 表明精密度可接受。)
加标回收率:向稀释样本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分析物,评估回收率(理想范围:80%~120%)。
平行性测试:确认稀释样本与标准曲线的斜率一致[4]

结论

确定 ELISA 稀释比或稀释因子需要进行实验前准备、标准曲线解析及严格验证。通过系统性评估样本类型、基质效应和试剂盒说明书,研究人员可优化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。

参考文献

[1] Dr. Walker. Dilutions. Weber State University.
[2] Crowther, J. R. (2001). The ELISA Guidebook.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. Humana Press.
[3] Finney, D. J. (1978). Statistical Method in Biological Assay. Charles Griffin & Company.
[4] 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. (2018). Guidance for Industry: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. FDA.gov.